侬队网 文化古城 生态蒙山

美食与疾病关系的惊人发现

查看数: 2581 | 评论数: 15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0-7-23 16:53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蓝蓝 于 2010-7-23 16:56 编辑 嘉宾: 陈君石: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T . 柯林 . 坎贝尔博士:世界著名营养学家、美 ...

回复

隐狼 发表于 2010-7-24 12:55
不吃更加有病
山顶洞 发表于 2010-7-24 12:52
有道理,大大的有道理
山顶洞 发表于 2010-7-24 12:52
不吃更加有病
佛公子 发表于 2010-7-24 09:37
吃饱没事干的
白发老翁 发表于 2010-7-23 20:28
信它有鬼!
夜燕 发表于 2010-7-23 19:05
能这么认真复制也要耐力
蓝蓝 发表于 2010-7-23 17:04
坎贝尔:我想补充一点,像涂先生这样的例子至少我知道几百个,很明显吃了植物性食物有很明显的健康效果,不管你是怎么想的,你不妨试一下,就像我书里面讲的试三个月、三个星期、一年也好,除了心脏病、癌症,除了糖尿病之外,还有其它许许多多的健康问题也是能解决的,比如青少年的青春痘,比如偏头痛,比如疣耳朵,这些都是吃了植物性食物发生明显的改善,大家都来试试吧。
主持人(关春芳):我们大家都来试试吧,今天可以说两位教授跟我们讨论了两个多小时,这么亲切,非常具体的访谈,让我们知道吃什么怎么吃确实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命运,也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命运。回去我们试一下,去挑战我们的美味餐桌,爬上我们中国人的膳食宝塔。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两位教授,如果大家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交流,请继续关注本次访谈的页面,可以继续留言。我们将把广大记者朋友还有网友的问题经过梳理,让两位专家给大家做一些焦点性的回答。谢谢大家,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
蓝蓝 发表于 2010-7-23 17:03
•  假如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一天搭配不好没有关系,你可以两天三天之内搭配得比较好,今天没有条件吃蔬菜了,那我明天补吃,对于老年人不行,因为你没有那么多伸缩余地了,就得天天最好顿顿进行适当的搭配,根据身体的情况来选择。中老年的慢性病的预防问题实际上到了中老年为时已晚,要从小孩时期开始。假如你妈妈的营养不良,出生的小孩身体是不好的,是虚弱的,将来赶上以后,最后得慢性病的机会也是多的,小孩过胖,得慢性病的机会也是多的。从小孩时候就很重要,从青年时候也很重要,骨质疏松,如果在年轻的时候骨头里面钙含量不高的话,你的本钱就比较少,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骨质会丢失的,这是不可避免的。储备高一点的话,储备多一点,丢失得少一点。等到中老年了,妇女已经绝经了,钙的丢失越来越多了,为时已晚,怎么补钙也够呛了,不要说牛奶,钙片什么都不行。
•  高血压、糖尿病都是从年轻时代开始预防。回到刚才坎贝尔教授再三强调的这句话,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从小就要这样,有利于你中老年的健康。中老年的病不是中老年才得的,只是那个时候才表现出来的。
•  现场提问:请问一下坎贝尔博士,刚才陈院士提到坎贝尔博士提出以植物性食物为体的这一观点跟我国的中医药的理论是相符合的。你以前是否对于中国中医药的理论进行过研究?这一观点在中国古代一些养生的著作中也都提到过,以素食为主能够长寿。请坎贝尔博士对中国古代养生方面的理论谈一下看法。
坎贝尔:在我的研究中我没有研究中医,但是中医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美妙的东西,中医关于食物整体营养的观点和我提倡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基本是一致的,我很尊重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的确比单个的化学元素或者营养素对健康要好很多,通过整体来调节更好。
•  陈君石:以植物性为主的膳食理念,为什么不是包括某种植物、某种食物而是一个全面的观点,是多种植物性食物的搭配。这个和中医当中的整体观念特别是药食同源是非常一致的,这比起单独的化学合成的单一的药要高明得多。因为很多东西有效的成份混在一起能够发生更好的作用,中医中药很多是植物的提取物,是一个混合物,所以和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有益于健康这个理念十分一致。
•  中国保健杂志:两位专家的结论是少吃奶制品有益于健康,但现在在城乡大多数的婴幼儿包括儿童都在使用一些奶粉,甚至用一些含奶制品的营养补充剂,怎样理解儿童健康与奶粉的关系?
•  陈君石:首先含奶粉的营养补充剂这个名词是不存在的,我们就说奶粉好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小孩母乳喂养这是没有问题的,六个月以内完全母乳喂养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政府所倡导的。在母乳喂养期间不存在任何营养问题,也不存在将来慢性病发生的危险性问题,这个是没有异议的。
•  在这个期间中国儿童的健康状况包括生长发育和全世界的儿童都一样,没有问题。我们的问题是在断奶以后,中国儿童断奶以后的食物营养状况是很成问题的,特别是在农村和贫穷的农村。刚才说到城乡,这个问题就很大了,城乡问题很不一样。我们的农村就是大米或者是玉米糊糊之类的,大人吃什么,六个月的小孩也吃什么,假如有点鸡蛋吃点鸡蛋。我们儿童的生长缺陷一断奶之后就跟不上国际水平了,这个曲线就慢了,我说的生长不是越快越好,但是也需要一个正常范围,中国的儿童就慢了。
•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假如你有一个配好的东西,也就是说不是简单的奶粉,作为六个月到两岁之内婴儿的辅助食品,假如是营养均衡配好的,或者以奶粉为基础,或者以豆粉为基础,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保证的,特别假如家长没有足够营养知识的情况下,这个是好的。至于用豆基的还是奶基的这个都有,到目前市面上的都有,有一些儿童还是不能吃牛奶的,由于乳糖不耐受的问题或者过敏的问题不能吃牛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生理阶段,也就是六个月到两岁,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吃食物的,不是完全靠奶粉。
•  六个月以内完全是靠母乳,六个月以后增加一点含有奶粉的辅食,不是单纯的奶粉,单纯的奶粉也不解决问题,但是不一定要奶粉。结合坎贝尔教授今天讲的信念,你要是相信你愿意从小给你的孩子吃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避免奶粉没什么不好,那就用豆基的配方食品。从营养上来讲,奶粉不是必须的,豆粉完全可以取代奶粉作为辅助食品,但是也不是说你在六到两岁的时候用了以奶基为主的辅助食品就会对你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  只要你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也许原则了一点,但是太具体化了就不好。我并不想说这样一个量的牛奶是一定不能吃的,我们应该给大家有一个选择的余地。假如你真的信了,只是信念还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有的中国人说吃素,他是一种信念,而且养成一个习惯。今天来宾当中有一位来自吉林文史出版社北京公司的塗总,他是看了坎贝尔教授的书稿从大量吃肉变成不吃肉,他现在精神焕发,脂肪肝没有了,血脂下来了,精神很好,不想吃肉了。这不也挺好吗?当然我不是说中国13亿人都会这样,但是从信息来讲,这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信息。
蓝蓝 发表于 2010-7-23 17:02
•  其次我来回答关于碳酸饮料的问题。碳酸饮料的问题确实在于它的糖,什么东西都有一个适度,糖吃多了肯定不好,尽管从我们现在假如拿中国和美国比较的话,中国对于糖的消费量现在还是比较低的,比起美国来讲,但是我们糖的消费量也在增长。假如是着眼于中国全国的少年儿童来讲的话,不管是碳酸饮料还是糖的消费量都比较少,但是在城市里面特别是在富裕地区的城市里面,确实出现了碳酸饮料喝的比较多的问题,尽管我们这个量比起美国来讲还是小巫见大巫,他们是当水喝,牛奶当水喝,碳酸饮料也当水喝。所以我觉得认识这个问题的本质就在于糖,碳酸饮料里面没有任何别的营养,就是糖,糖就转化为能量,能量多了之后导致肥胖等一系列问题。
•  但是,是不是碳酸饮料不应该存在,不能喝了呢?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同意用垃圾食品这个概念,垃圾食品是不能吃的,垃圾能吃吗?垃圾不能吃。我不认为碳酸饮料是绝对不能吃的。什么事情都有一个量,偶然喝一罐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关键在于家长对于小孩的教育。不能一罐又一罐,达到美国的水平一天五罐七罐,那就有问题了。另外碳酸饮料不是铁板一块,现在有一些无糖的。假如无糖的使劲喝也不好,因为里面没有什么营养,但是它比有糖的减少了能量的摄入。所以我想不能一棍子打死,但是我们不鼓励小孩喝含有糖比较多的碳酸饮料,里面的糖含得确实很多,不是一点点糖,一点点糖形不成碳酸饮料。
  现场提问:我想请问两位教授一个问题,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吸收条件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怎么能够来衡量出自己膳食营养是不是合理?有没有一个标准或者方法来测量?谢谢。
•  陈君石:这个问题提得非常科学,也就是说人不是一样的,有胖有瘦有高有矮,口味、生活习惯都有不同,你怎么来选择?我们今天讲的是一个原则,不管你是胖人还是瘦人,不管你是喜好什么样,我们都推荐你采用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这里面假如你身体已经胖了,你即便是植物性食物也得少吃,假如你营养不够丰富就要合理搭配。所谓的合理搭配是根据情况来合理搭配的,比如说蔬菜也不是铁板一块,所以我们营养学有一个最大的原则就是食物多样化。蔬菜也要吃不同的蔬菜,粮食也要吃不同的粮食。
•  我们宣传吃粗粮,而且宣传吃多种不同的粮食,当然不是说一顿里面一定要吃多种不同的,但是你是可以搭配来吃的,很重要的是你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你的喜好来搭配。搭配的原则根据你自己的喜好,但是你吃的多少是根据你的胃口和你的健康状况来决定的。你说你已经很胖了超重了,你的胃口还那么好,那你要强迫自己少吃点。假如身体比较虚弱,我觉得你就需要更加注重搭配。比如说在儿童生长时期按照坎贝尔教授的说法我们不喝那么多牛奶,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吃一点豆和豆制品,假如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那我们说服小孩吃豆制品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植物性膳食为主的倡导是一种风气,在中国来讲还是初级阶段,用一句我们的政治术语来讲,还是初级阶段。要真正深入人心,要告诉大家你在口袋里面有钱的情况下也不去买那么多的肉吃,这个是需要艰苦努力的工作。尽管还没有到结束,我提前说结束语,很感谢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和搜狐网站有这样高瞻远瞩来举办这样一个活动,这个确实应该转变成为广大居民的认识。
•  当然假如你能够身体力行,能够让自己尝到的甜头,我相信这种信息传播出去会很有意思。
•  我希望坎贝尔教授能够给我们举两个生动的例子,因为他这本书出版以后,他在美国做了150次的报告,几乎是巡回大使了,宣传这样一个理念。有很多反馈的信息,反馈信息里面很多是健康人,很多是胖人,也有相当不少的是病人,我们是不是可以请他来进一步讲一讲他所看见的人们实际上体会到的好处,而不仅仅是空谈。
坎贝尔:我很高兴收到这么多的评论,假如你们能够到亚马逊的网站去看,我的书至少有250条评论,大多数的评论打的都是五星,说明这本书的好处。还收到很多电子邮件,我还做了150多场讲座。许许多多人都告诉我,在植物性食物中不但能够控制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同时还有许多其它的好处,比如说降低了血压,减少了某些疾病的过敏,我原来没有期望这么多的好评,但是的的确确有这么多好评。
•  现场提问:我想问一下,您在书里面提到了对于中国妇女营养状况的调查,目前中国妇女的营养状况如何?
•  陈君石:这个问题太过与笼统了,我要很简单回答你一句话,中国妇女的营养状况跟其它所有不是妇女的人同样都在改善,但是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稍微多说两句,我们总的营养状况是在改善,营养缺乏的越来越少,中国妇女的贫血率还是很高,即便是在发达地区像江苏南部、太仓、常州这样发达的地区,甚至北京市,成年妇女贫血的患病率可以高达30%—40%,北京在现场做调查的时候,电视台几位记者也来凑凑热闹,现场检测血红蛋白,查出来都有问题。说明生活好了,物质丰富了,并不能做一个均衡的多样化的膳食搭配,也就是搭配是不够的,不合理。假如光吃方便面而不吃豆制品的话,我们不说吃肉,当然会有这样一些问题。
•  同时我刚才已经指出来了,另外一个倾向,白领少吃,生活紧张。另外就是怀孕之后吃太多,不仅自己的体重增长过快,结果就是胎儿的体重增长过快,这个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在整个公共卫生领域里面还没有提到足够重视的议事日程上来,但是我已经感觉到这是一个问题了。
现场提问:请问陈院士,中老年人的一日三餐怎么吃,怎么合理搭配对身体更为营养?
•  上海新闻晨报:中老年的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怎么用饮食进行调节?
•  陈君石:中老年有点稍微大了一点,从慢性病的预防来讲,从中年开始已经是稍微晚了一点,所以中老年一起说是可以的。但是老年有老年特殊的问题,我先简单说老年的问题,老年的问题是食物的摄入量越来越少,不像年轻时吃下那么多东西,而且胃肠道的消化能力日益变差,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一些食物搭配。植物性的食物里面,还是注意一下,不能说到了老年一天三顿红烧肉。

(接下页)
蓝蓝 发表于 2010-7-23 17:02
•  主持人(何波):感谢两位教授,今天我们在短短的时间里面谈了东西方有关营养学,有关健康,有关饮食文化的碰撞,也从微观的餐桌营养甚至到了宏观的涉及到饮食影响到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下面的半小时时间留给现场的记者,包括很多在外地的记者。我现在已经收到江苏金江晚报、无锡江南晚报、上海新闻晨报的留言,我先替外地的记者问一个问题。“陈教授你好,我是江苏金江晚报的记者,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饭吃得越来越少,他们认为碳水化合物会长胖,长胖会带来一些疾病,这个问题该怎么认识?是不是一个饮食的误区?
陈君石:谢谢。假如这是你的观点的话,是一个很正确的观点。也就是说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白领阶层的人粮食越吃越少,他的借口之一就是粮食是碳水化合物做成的,碳水化合物吃多了人会发胖。大家知道我们今天的主题是讲中国和美国的对比,所以我们比较一下,就拿很简单的例子,我们不讲复杂深奥的科学道理,我们就讲简单的比较,中国人吃的粮食比美国人多得多,我们说的主食这个名词在美国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主要的食物是动物性食物。可是中国人吃那么多粮食,怎么中国人的体重比美国人少得多?按照能量来算,坎贝尔教授自己算过,按照每公斤体重来算,中国人总的能量摄入比美国大了三分之一,但是中国人远远没有美国人胖。所以粮食吃多了绝不是发胖的主要原因,美国人现在拼命想减少动物性食物,减少动物性食物就要增加粮食,这是明摆着的事情。
•  有一种误区来自于美国的所谓“阿丁斯膳食”就是不吃饭,对于一些人,假如不吃饭光吃肉的话,短期之内肯定体重会下降,也就是说有效,但是“阿丁斯膳食”的热心追从者没有能够坚持到一年以上的。即便要长期坚持下去的话,那对他的健康是很危险的。多吃肉多吃油那成什么了?我们刚才讲到对所有的慢性病的发生都很不利,而且很有讽刺意义的是阿丁斯这位博士在前年死掉了,我们还是坚持中国的宝塔,底层是粮食。
  现场提问:中国饮食里面烹调用油太多,我们用的油也是植物油,植物油是不是植物类的饮食里面的一部分呢?对于这个问题怎么看?
陈君石:是的。植物油从结构组成上来讲,总体来讲,植物油的脂肪组成相对于动物油来讲要好得多,也就是说有益于健康得多。但是我说的问题是,动物油也是油,植物油也是油,每一克油不管动物还是植物吃进去以后就给你增加了九千卡的能量。所以不要说植物油好就拼命吃植物油,那你的能量就上去了。
•  假如你吃进去的能量不消耗掉,那不还是一样会摄入大于支出,还是要胖起来的吗?所谓的肥胖不就是摄入大于支出吗?讲到脂肪首先是总量控制,然后再考虑吃哪一种。植物性食物为主,还是要看宝塔,橄榄油也是植物油,不要说橄榄油好就使劲吃橄榄油,橄榄油一克产生九千卡热量。地中海膳食里面的水果、蔬菜也很多。不仅仅是吃油,而是相对而言的,你要吃同样的动物性的油来讲,动物性油的胆固醇比较高,植物油里面没有胆固醇,但要胖了以后身体里面也会产生更多的胆固醇。
  现场提问:现在中国的孩子大量都在喝饮料,很大一部分是碳酸饮料,碳酸饮料里面糖份比较大,孩子喝了之后是不是垃圾食品?
•  陈君石:我们从营养学来讲,起码我本人不主张用“垃圾食品”这样一个名字。垃圾食品这样一个名字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很可能来自于美国,它的真正的含义指的是一些能量高度密集而没有更多的营养素,很大程度是没有坎贝尔教授说的植物性食物里面所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为了不提倡这种食物称之为垃圾食品。这个名词一传到中国就扩大化了,中国人爱赶时髦,什么都扩大化了,什么都愿意带上一个“垃圾食品”。红烧肉是不是垃圾食品呢?这样推广的话,那可不得了。
(接下页)

关于我们 | 免责申明 | 删帖申请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8-2023 侬队网(Www.Nongdui.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桂ICP备08100878-11号  桂公网安备:45042202000001号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侬队网

GMT+8, 2025-5-15 06:04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8-2016 nongdui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