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队网
标题:
蒙山丧葬习俗
[打印本页]
作者:
堔嬡湈囡ふ
时间:
2009-6-8 18:05
标题:
蒙山丧葬习俗
土葬 蒙山县自明末清初以来,都盛行土葬,习惯做道。人逝世时办治丧仪式,给死者遗体穿上新衣服,另用白布盖在遗体上,以土葬的棺材盛殓。丧事一开始,丧家即由负责治丧人员,派人向亲戚报丧,比较富裕和有声望的人家,还出示讣告,张贴在街头巷尾讣报乡亲,吊客闻耗而动,备吊礼前去吊丧。
丧制。自古以来,死者年满60岁以上的称"寿终",年在60岁以下称"疾终"。男丧日"正寝",女丧日"内寝"。父死自称"孤子",母死自称"哀子",父母俱死称"孤哀子"。父先死母后死称"孤哀子",母先死父后死称"哀孤子"。死者的兄、弟称"杖期兄弟",胞侄称"期服侄",孙称"期服孙",堂上的均称"功服"。解放前,有一定的服制期,父母死,须守制3年。
孝男。死者的子称孝男,女称孝女,媳妇称孝媳,其余孙、侄辈,均属孝男之列。女婿例称半子,契男、女,亦视为孝男类。
戴孝。凡孝男类的,各均披麻戴孝。为子的戴络麻帽,穿白袍,腰扎络麻带,为媳、为女的各戴白头罩,穿白袍,女婿、契男、女各戴白帽穿白衣。以上孝男类均各着草鞋。其余旁系亲属少辈的均得各戴白布于左手臂上。
孝杖。孝男类的,均各执孝杖,以示父母逝世,悲痛欲绝,身不能支,故执杖扶躯以行丧礼。执孝杖有一定的传统习惯:父死杖以竹,节在外,母死杖以桐,节在内。父先死杖半边竹,母先死杖半边桐。母先死父后死杖以全竹,父先死母后死杖以全桐。
丧仪。丧家的门上,习惯贴上悲哀气氛的白纸对联。部分地区老寿的,还习惯在出殡后换上祝福气氛的红纸对联。吊客来时,主要的孝男,须在门前哀迎。舅辈来时还得跪地迎接。所有孝男类的,都得围守在死者的灵柩边,叫守孝。女的哭丧,女吊客来哀哭时,也得陪哭,直至还山后止。全部孝男孝女,在还山前,均不得擅离灵柩旁,不得坐高椅睡高床,不得在桌上吃饭,不得乱说欢笑,吊客吃饭时,主要孝男须到客席房跪叩谢礼。扶柩还山回来时,属外家来的吊客还得给其女或女婿挂红,以示祝福。丧家还得请匠人扎个纸灵屋,安放亡者灵位,放在厅堂一边供奉,七七四十九天后请道师化灵。
丧礼。当死者女婿的,请匠人扎纸棺罩罩着灵棺,另外送布挽,自布、香、纸、炮、烛、鸡、肉、香仪等。其他吊客也送布挽、香、烛之类,布挽都由丧家礼房执事写上悼词,悬挂庭前。还山时将棺罩、布挽随着出殡行列撑送还山。安葬后,布挽收回,棺罩罩在坟头,蒙南一带习惯将棺罩火化 做道 解放前,丧事做道修斋,请道师,设道场,修斋营奠。
祭奠。在修斋过程中,举行祭奠。祭奠有家祭和堂祭两种。主家祭奠叫家祭,族中和亲友祭奠叫堂祭。祭奠,设主祭、陪祭、喊礼、读祭文等人,孝男则排班肃立,场面设几张台,前面安放亡人灵位。各台均依次陈列祭品,如:三牲(肉、鸡、鱼)、茶、酒、香、纸、金、银、珠宝、糍饼、果品等。由喊礼者呼喊祭礼,主祭者随着礼节向祭台行礼三巡献祭品;同时三跪九叩,最后由读祭者诵读祭文。读毕鸣锣放炮,礼成。
出殡(俗称"还山")。扶柩还山时,组成扶棺队伍。封棺前,掀开棺盖,让孝男及亲戚向死者遗体作最后告别。封棺后,道师做"推丧道",孝男扶着棺前棺后,扶出院前。出门时尤禁忌棺材触及门槛和门旁。故两边门旁使人用草席挡着。出殡时道师的锣鼓声、孝男孝女的号哭声、送殡的鞭炮声、扶丧队的喊声,惊天动地,十分凄楚。出殡后,家内打扫清洁,把所有的丧家迹象全部扫除。送柩的孝男孝女回来时,脱掉孝服,换上新衣,披红挂彩。
解放后,民间丧葬仪式,一般虽沿用旧例。但已大为简化。机关干部、职工的丧葬,已废除旧习,履行新仪式,由死者所在单位主办丧葬仪式,由主管单位领导负责召集所属干部、职工和死者家属、生前友好等,举行追悼大会。参与追悼会的其他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均以赠送花圈为丧礼。由大会哀颂死者生前功绩。追悼会结束时,持送花圈随同扶枢"还山"安葬。80年代以后,民间的丧葬旧习又逐渐出现。
火葬 在明代末期以前,蒙山县盛行火葬。相传古代的火葬,系由死者的左邻右舍相互赠来干柴,将死者遗体烧成灰烬,然后用陶器小瓮子盛着骨灰安葬。在民间开挖或迁移明末以前的古墓时,均发现火葬的骨灰瓮,俗称"火化金"。明末清初以后,改火葬为土葬。
迁葬。土葬后7-8年时间,习惯"拾骨",又称"全金"迁葬,将遗骸全放于瓦器"金斗"内,择地安葬,也有葬回原址的。更有多次迁葬的做法,如认为迁葬后风水不好时,就进行多次迁葬,直至认为满意为止。
立碑。县民习惯于坟墓间竖立石刻碑记,铭载死者生、殁时间以及身后所遗子孙排辈名字,以为纪念,有的还铭刻死者的生前业绩。但也有不立碑的。县北和附城各乡镇,习惯在第一次迁葬时立碑,如需要再迁葬的,则另立新碑或继用旧碑;黄村、汉豪、陈塘各乡镇,习惯迁葬后请来地理先生,如判断所葬坟地确是好风水时,才立碑。立碑以后,就不许再动。
作者:
北湖边的豆角
时间:
2009-6-8 18:44
出来混 都是要回点贴哦
作者:
李妍
时间:
2009-6-8 20:11
写得够详细,实际生活中很多细节都不像这样办事了
作者:
倩
时间:
2009-6-8 20:19
好复杂啊。
作者:
旺哥
时间:
2009-6-8 21:05
太古老的礼节要改了.劳民伤财.
作者:
牛牛
时间:
2009-6-8 22:42
百善孝为先
作者:
坏水
时间:
2009-6-9 01:21
现在流行简约了!所以好多风俗都改了!谢谢楼主提供那么详细的资料
作者:
叮叮
时间:
2009-6-9 02:32
这就是蒙山的特色——八大金钢
作者:
挥动的翅膀
时间:
2009-6-9 08:52
死者为大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09-6-9 09:07
很详细。但上下各地也不同。
作者:
堔嬡湈囡ふ
时间:
2009-6-9 14:49
死也是人啊!
作者:
健哥
时间:
2010-2-1 02:56
哈哈,有意思~顶顶 ,继续顶顶。继续顶哦
作者:
平凡的稔
时间:
2011-3-4 14:36
一段值得记载的历史性风土习俗。
现在的丧葬礼仪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多以黑纱白花示孝。
丧事从简,并非轻视。老话有说:“爱日以承欢,莫待丁兰刻木祀;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亲存。”可见孝道之理致。
作者:
天下游摄
时间:
2011-3-6 21:38
寿钉加长,铁锤深深劈。
欢迎光临 侬队网 (http://nongdu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