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队网

标题: 地震后的各种心情 [打印本页]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00
标题: 地震后的各种心情
总有一些故事让你感动,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坚强。现场发回来的,虽然都是些小事,然而读完之后,眼睛里也不禁泛着泪水。为他们的坚忍而感动,为他们的大爱而感动。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03
为什么我不敢看温总理的眼睛 

杨曾宪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中国四川汶川突发7.8级大地震。余震没停止、时间没静止,中华民族在与时间赛跑……。

  为什么我不敢看总理的眼睛,
  因为那里面的信息让我心疼!

  早一分钟,就可多救一个生命,
  早一分钟,就可多救一个家庭。
  救人、救人、还是救人!
  第一时间,温总理飞到了巴山,
  第一时间,向全国发出了命令,
  ——这也是人民的命令!
  武警、陆军、空军、海军……
  2万、5万、10万……
  无奈,地崩山摧蜀道断,
  无奈,天昏雨暗10万大军路难行。
  雨再大,也要行,
  蜀道再难,也要行,
  因为我们的部队是人民子弟兵!
  早一分钟,就可多救一个生命,
  早一分钟,就可多救一个家庭。
  但人有情天无情,
  巴山蜀道更无情。
  这里不是荆江大堤,
  这里不是京广铁路。
  共和国总理可令三军推进,
  却不能喝令
  巴山让路、
  蜀道畅通。
  “黄金时间”在一分钟、一分钟流失,
  死神在吞噬一个、又一个废墟下的生命……。
  心急如焚、
  心急如绞。
  但作为总理您要镇定、
  您要理性,
  镇定,才能给人信心,
  理性,才能指挥若定。
  “同胞们,要坚强,
  乡亲们,要挺住。”
  从汶川到北川,
  哪里是重灾区,
  那里的废墟前,
  就会出现您的身影。
  但,这只是灾区的一角。
  当您从废墟前站起身,
  锁眉远眺时,
  肯定听到了,
  十万公里大山深处
  废墟下的呻吟声。
  您恨不得分身有术,
  化做千万个温家宝,
  亲自走到每一处废墟前,
  俯身安慰幸存者:
  “老人家,我是温家宝,
  小朋友,我是温爷爷,
  再坚持一会,
  救援人员马上就到……”。
  当您从废墟前站起身,
  锁眉远眺时,
  我们看到了,
  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
  焦急、内疚、悲痛,
  欲愤无语,
  欲泣不能。
  作为共和国总理,
  您可再令三军推进,
  但巴山仍不让路、
  蜀道依然难通……。
  敬爱的温总理,
  您说了什么,
  我们听到了;
  您眼睛说了什么,
  我们更听懂了。
  为什么我不敢看温总理的眼睛,
  因为那里面的信息让我心疼!
  为什么我不敢看温总理的眼睛,
  因为那里面装着汶川儿女的疼、
  四川父老的疼、
  中华民族的疼!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是温总理对国民的至爱大疼!
  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刻没有命令胜过命令。
  此时此刻我们都是汶川人、四川人,
  我们亲情相连、血脉相通。
  让我们用眼睛安慰眼睛,
  用心灵抚慰心灵,
  用行动支持行动,
  分担总理的疼,
  分担灾区人民的疼。
  在献血站、在捐款箱前,
  我们含泪默默排起了长龙……。
  苍天无情人有情,
  地震无情,中华儿女有情。
  天灾洗礼,不改巴蜀美丽,
  沧海横流,更显华夏英雄。
  我们落泪、我们悲痛,
  但我们也欣慰、我们也自豪: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因为我们有这样的总理、
  这样的子弟兵、
  这样的好同胞,
  因为我们有千千万万双这样满溢大爱的眼睛!


[ 本帖最后由 哥造河 于 2008-5-18 13:12 编辑 ]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04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

内心中有一种无法说出的难受。

我忠心的祝福在灾区活着的人们,希望你们能好好的生活。

逝去的人们,希望你们在人生的轮回中,会更加幸福。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06
悲痛的泪流,已注入我们的内心。这是无须渲染的灾情,更是无须压抑的哭泣。今天起,号哭不是软弱,抚胸难掩悲怆。今天起,前仆之处后继,起死而后回生。
请为他们祈祷为他们祝福吧!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07
妈妈,我真的没有偷别人的东西,为什么我的手会断掉
 8岁的烨儿在废墟下为同学打气,获救截肢后却心理崩溃,成为专业心理援助队的首个辅导对象
  ●现场声音
  "不疼的,没事的,我给你们唱歌、讲故事,我妈妈一会儿就来救我们了。"
  ●人物档案
  周玉烨,8岁
  ●地点
  映秀镇映秀小学
  ■新快报记者 余亚莲 文/图
  8岁的周玉烨被埋在废墟里一天一夜,她坚持带领同学唱歌,不停地说:“不疼的,没事的,我给你们讲故事,我妈妈她们一会儿就来救我们了。
  ”整整27个小时后,周玉烨被村民徒手刨了出来,浑身是血,第一句话就问母亲:“妈妈,我真的没有偷别人的东西,为什么我的手会断掉?”
  被埋的27小时里,她从未放弃希望。但当她独自一人在成都进行截肢手术后,她却全面崩溃了——妈妈留在灾区,继续“刨”着别的孩子们;爸爸在地震中死亡,尸体就放在操场;烨儿清醒着,独自经历了手臂从“有知觉”到“没知觉”到“坏死”到“截肢”的全过程。
  昨日上午,记者在成都华西医院看到了烨儿。这时的她,已成为医院里第一个接受专业心理援助队辅导的孩子。
  歌声
  周玉烨,重灾区汶川县映秀镇映秀小学二年级二班的学习委员,父母都是该校老师。父亲周伦举35岁,教数学,他那被草席裹着的尸体正停放在学校的操场上。
  在那山崩地裂过后,周玉烨的妈妈余琴余老师幸存下来了,面对坍塌的校舍,她的第一反应是忙着到处救孩子。
  一个孩子从废墟里被“刨”出来,哭着说:“周玉烨还在下面,她还活着,我听见她还在说话,她还一直在唱歌。”
  时间一点点流逝,太阳落下,升起,在地震过后27小时,浑身血迹的周玉烨被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挖了出来,胳膊已被压得变形了。她是当天最后一个被救出来的孩子。
  “妈妈,我真的没有偷别人的东西,为什么我感觉我的手已经断掉?”孩子说话的时候并没有哭,而妈妈却泪如雨下。
  又一天之后,周玉烨被送上直升飞机,前往成都治疗。
  送走重伤的女儿,余琴老师仍留守在废墟之中,继续搜救她的学生、她的娃娃们。但余琴放心不下她的女儿,她曾哭求记者:“谁能去成都看看我的女儿啊?她手断了,谁能安慰她啊?谁去照顾她?”
  余琴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我女儿好坚强,她被埋在里面,还一直跟同学说,‘不疼的,没事的,我给你们唱歌,讲故事……我妈妈一定会来救我们出去。’她就这样一直唱、一直讲……”
  哭声
  昨日上午,记者在成都华西医院找到了周玉烨。一副小巧的瓜子脸,眉目清秀,长长的头发软软地搭在肩膀上,左臂空荡荡的,虚掩的被子下面露出满是擦伤的腿。
  妈妈余琴终于赶到了医院,她坐在女儿床边,用额头抵着女儿的头部,磨着女儿软软的头发,手里拿着《狮子王》的画册,正在女儿耳边小声地念故事。
  周玉烨的左臂由于长期受到挤压,缺血坏死,被迫截肢。医生说,孩子刚被送来的时候,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情绪很不稳定,精神压力很大,“8岁的孩子独自经历手臂从坏死到截肢的全过程,不容易啊”。余琴说:“我刚到医院的时候,整个楼的楼道里面都能听见她声嘶力竭的哭叫声……只听得到她一个人的声音!她太害怕了,只要我一离开,她就会大哭,一点儿风吹草动,就以为是地震来了,就全身发抖。只有在我抱着她讲故事的时候,才能平静下来。”
  舞蹈
  大家都知道烨儿一直惦记着一件事,因为从废墟里获救后,她一直念叨着:“不能过‘六一’儿童节了。”
  所以妈妈向她郑重许愿,一定让她过上儿童节。余琴说,她想在成都找一个会集体过儿童节的学校,即使是用轮椅推,也要让烨儿和小朋友们一起过“六一”儿童节。
  烨儿天生喜欢跳舞,每年的儿童节,她都会在学校像个天使一样翩翩起舞。今年,“折翼”的天使只能挂着吊瓶坐在轮椅上,去看别人展翅飞翔了。
  三五天后,如果烨儿的截肢残端循环不好,有可能将面临第二次截肢,胳膊会变得更短。
  一个星期后,烨儿将在医院度过她的8岁生日。
  烨儿妈妈重学当母亲
  首个专业心理援助队进驻成都
  新快报讯 (记者 余亚莲)昨日,中国心理学会、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200余名心理学专家组成的“震后心理援助队”在成都华西医院开始首次心理援助,这是目前国内第一支由副教授以上心理学专家组成的专业心理援助队伍。
  周玉烨是第一个接受心理辅导的孩子。
  四川大学心理学专家格桑泽仁教授给烨儿的母亲余琴边示范边指导:
  “不要让别人拉孩子的手,拉她右手,她就会想到自己的左手没了。”
  “尽量多抱她、多亲她,让她的头靠在你的怀里,让她觉得自己的身体是安全的。”
  “不要再跟她说‘没事了’‘怕不怕’,她的脑子可能会相信,但身体不会相信,你用‘妈妈在你旁边’之类的话来替代。”
  “孩子情绪好的时候,你可以自己扮孩子,跟她说,妈妈好伤心啊,你能不能亲亲妈妈啊?能不能靠着妈妈啊?当你脆弱的时候,孩子会坚强起来。”
  “等到了一定的时候,你再告诉她爸爸不在人世的消息。”……
  从昨日起,这支“震后心理援助队”将针对震后青少年心理重建、受伤家庭心理维护、震后受伤人群以及救援人员的心理进行援助。
  濒临崩溃的周玉烨只有在妈妈怀里听故事时才能平静下来。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09
  汶川地震发生后,本报记者于13日赶至成都,之后徒步十余小时,走进地震核心区域映秀镇。  百里废路、随处塌方、不足一尺宽的路面下临万丈深渊……猝至的天灾,艰险的路途,人们用亲情挽起了双手,用爱心燃起了信心,陪伴着记者一路走进映秀。
  时间:13日23:00 人物:赵先生
  如果我年轻二十岁
  13日晚11时,都江堰。
  通往汶川的路旁,歪倒的房屋随处可见。
  “太危险了,不能去!”都江堰市民赵先生听说记者想连夜赶往汶川,吓坏了。他停下车,花了十多分钟想说服记者,然后又把自己的老母亲和妻子、孩子一起喊来做记者的“思想工作”。
  然而,看到我们去意已决,他便从自己的车里拿出了十多袋方便面和几瓶水,不容分说地塞进记者的包里:“听说里面没有吃的喝的,你们把这些全拿着。”
  包塞满了,一直埋着头的赵先生总算抬起了头,在远处地震棚微光的照射下,眼里一片晶莹:“如果年轻20岁,我一定跟你们进去救人!”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09
时间:14日2:00 人物:胡正义
  要做有意义的事情
  凌晨2时,继续前行,终于遇到了“同道”。
  他叫胡正义,1984年出生,在四川五粮液集团下属的一个公司工作。他是一个自封的“志愿者”,地震一发生,立刻请了20天探亲假,坐车从宜宾直达成都。赶到都江堰后,又花两个小时找到路,然后徒步上山。入夜,在一栋破毁、漏雨的屋檐下,燃起了篝火。
  “我这次来,主要目的是要通过这次事情想清楚我人生的目标,不管最后结果怎样,我觉得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像许三多说的那样,要做有意义的事。能走进去帮忙抗灾,就是有意义的事!”
  胡正义的袋子里,除了食物,还有一份中国地图、一叠红纸和一支笔:“这条路要打通还得不短的时间,我想在走过去的时候,在岔路口或有危险的地方做出必要的标示,这样后面来的人就不会走错路了!”
  好办法!记者也在滂沱大雨和石头滚落山崖的巨大响声中停住了脚步,站在篝火旁,和胡正义聊起了第二天的行程。
  一夜无眠。14日凌晨6时30分,和记者一同上路的人数增加至7个。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11
 时间:14日8:00 人物:无名小姑娘
  怎么能要你们的钱
  8时许,友谊隧道,都江堰和汶川的分界点。
  隧道口的指示牌上,印着“卧龙”、“九寨沟”、“黄龙景区”、“达古冰川”。牌子下面,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站在一个摊子前,面前摆着一个箱子,里面装满了冰棍。“大哥,吃一根吧。”她说。
  “好啊好啊!”满身汗透的老王拿起一根就吃,然后问道:“多少钱?”
  “免费的!”“什么?”老王递钱的手停在半空。整个汶川都已经停水停电,这些东西不可能在本地生产,如果从外面运进来,不知要比走路难多少倍。
  “为什么不要钱?”“你们进来,要么是找亲人的,要么是来救人的,我们怎么能要你们的钱呢!”
  老王,五尺高的汉子,昨晚还在篝火边号称“永不落泪”,不自觉地用袖口在两只眼睛上擦了一下:“走吧!”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13
时间:14日11:00 人物:郭待芝
  正想办法再买食品
  14日11时,过了寿江大桥,就是漩口镇赵家坪。
  村子的中心,摆着三张大桌子,每张桌子周边坐着十四五个人,大家都在吃饭。桌上只有一个菜———蘑菇,大家吃得都很“小心”。孩子掉下一粒米,母亲都会拾起来放进自己口里。
  “这是‘流水席’,从地震当天晚上就开始摆了。不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想吃就吃,免费。”从外地运货到这里的王明立说,“我在这里吃了3天了。”
  “地震前我们还有3口袋米,300斤,还买了4000多块钱的肉菜和80多箱啤酒,现在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因为没有水,只能用啤酒给大家当水喝,我们正在想办法从外面再买。”一个叫郭待芝的女青年负责“流水席”的安排。
  “流水席”每天的开销都在3000元上下,由郭待芝的姐姐郭待群自掏腰包,郭待群在成都工作。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13
 时间:14日13:00 人物:小文夫妇
  给钱不卖快来喝茶
  14日中午1时。
  “给钱不卖,给钱不卖,快来喝茶!”过了赵家坪,有一间简易茶馆,用这样的“台词”招呼路人。
  几块砖垒起两个灶,上面放着两口被砸得变形但没有漏洞的锅,旁边是一张裂了的桌子,上面摆着瓷、木等质地不同的杯子,没有两只是相同的。
  开茶馆的小文夫妇都20多岁,在外地做生意“赚了一点小钱”。地震后,他们商量着做点什么,后来见经常有人进进出出,到了他们家附近都已经口干舌燥,就“开”起了这个小茶馆,免费让大家解渴。而那些水,是夫妇俩从数千米外的山上挑来的。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14
  时间:14日14:30 人物:“兄弟连”
  见得多了不怕尸体
  土里刨人,运送尸体,这是他们在汶川县漩口镇的主要工作。他们是“兄弟连”,来自成都,是记者沿途见到的人数最多的一支志愿者队伍。其时,已是14日下午2时30分。
  “兄弟连”的“连长”董维东,是成都一家建材公司的老板,地震后他跑到成都团市委,希望作为志愿者到汶川救灾,但没获批准。
  董维东也没多说,出门找来46个志同道合者,开始了他的行动。他的妻子很支持,想和他一起来,却因为身体原因没能成行。“现在她还在家里郁闷着呢。”董维东说,“不过我们没敢把这件事告诉11岁的女儿,只跟她说‘爸爸出差去了’。”
  “兄弟连”的成员小何才22岁:“刚开始看到血和尸体时,我很害怕,现在见得多了就好了。昨天我去一个地下室救人,有一个已经去世了,两个还活着,我往外背那两个幸存者的时候,一点也不恐惧了。”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14
  时间:14日15:40 人物:匿名中山人
  地震是全中国的事
  进入映秀镇,有一条数公里长的泥泞道路,蜿蜒在岷江边的岸崖上。
  接近震中,山体坍塌严重,路面上滚落着无数石块,大的重达数吨,堆积在泥中,让道路更加难行。
  这样的路走了不到百米,一个操着“粤版”普通话的人出现在一块巨石上:“拿着这个吧,前面很危险很难走。”说完便递上一根木棒,他几乎对进入映秀的每个人都这么说。
  这位不愿意说出姓名的人来自广东中山,一听说四川地震就赶了过来,所有的木棒都是他从附近倒掉的树木上截取下来削好的。
  “我觉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因为地震不光是四川的事,而是全中国的事。”这位中山人喃喃地说。
  下午4时,记者站在了映秀镇的废墟上。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15
一场捐款引发的尴尬
  本来想为四川灾区尽点力,想好了要捐1000元,却不曾料到,几通打话打完,竟让自己陷入莫名的尴尬。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昨晚,我打通了蚊子的电话,想让她代我先垫交捐款。她问:多少?
    我说:1000元。这个数字马上引起了她的两声“呵呵”。听她欲言又止,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我:那你准备捐多少?
    蚊子:我得看领导,总不能我比领导捐得还多吧。
    一句话说得我语塞,想了一会,我说: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要考虑这些么?
    蚊子:应该要考虑的吧。
    我:我不想管,这种时候管这些,显得太没人情味了吧。
    没有和蚊子达成一致。挂了电话,还是有点不死心,又打给另一个“死党”腊笔,决定咨询一下她的意见。
    我:打算捐多少。
    腊笔:100。
    (当然,腊笔情况特殊,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即使不捐也说得过去。)
    腊笔又问我:你想捐多少?
    我:我想捐1000,但刚打电话给蚊子。但她说这样好象不太好。
    腊笔:的确是,老大才捐2000,部门经理才捐500,你捐1000,的确有点不太合适……
    听了她们俩不经商量、胜似商量的众品一辞,我一阵犯晕啊。这是什么风气呀?连捐个款也要来个论资排辈?
    腊笔又说:要不你通过其它渠道,比如通过你们小区。
    一句话倒提醒了我,那我就通过红十字会什么的。
    总算为我这1000块钱找到出路。想不到捐个款还这么多花花肠子。今天早上蚊子拨通我电话,问我考虑得怎样了,我说既然部门领导才捐500,那我就捐300吧,蚊子笑了。
    我没告诉她,还有700块,我通过红十字会捐出去了。
    另外,想说一句:中午看新闻,知道前方血源奇缺。献血,我有点怕,因为听到很多献血献出艾滋病的……但看吧,如果真的需要,还是愿意的,毕竟俺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关键时候,可不能退缩,怕死不做中国共产党员嘛!~呵呵呵。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17
我们都是心理灾民

   今天看了几家国外媒体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写的很有意思,把它们节录下来放在这里。 尤其是第一篇《我们都是心理灾民》,的确,在这次灾难中,受伤的不仅是灾区的人民,还有全中国所有充满善良和良知的人民。

  自从地震发生后,我和我老婆,几乎每天都定定的坐在电视机前,除了工作不得不离开之外,疯狂的想知道每一个关于灾区的信息,生怕走露一个细节。我老婆几度流泪,我的胸口每天也好象有什么东西堵着,欲罢不得。我想,很多人都会和我们一样。我的一位同事说,她每天晚上都要看到一两点,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只知道要呆在电视机前。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18
《我们都是心理灾民》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

前日看央视,听到民政官员讲灾民心理危机是一个严重问题,当时还不太当回事,以为那是灾民的问题,自己不在其中,心理应属正常。可是连续几天茶饭无味,无论在斗室里,还是在旅途中,每每念及灾区惨状,都禁不住潸然泪下。生活当然要继续,但是显然,悲愤、焦躁的情绪不知不觉占了上风,所以才不能容忍那档募捐节目。那轻歌曼舞,那流转的眼波,那职业的微笑,突然显得那么刻板,那么轻佻。

看来未必都是节目的问题。那档节目换在平时,以自己通常的心态去看,虽然无甚可观,但至少不会特别厌恶。为什么现在就这么挑剔呢?只能解释为自己的心态变了,自己的心态已经不那么正常了。

仔细观察,身边的朋友大多跟自己一样。这么说来,地震心理危机未必仅是灾民才有,像我们这样的所谓局外人,也多多少少都有心理问题。其实我们又何尝局外?那一道道强大的震波,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不照样同时震撼着我们?这不只是物理意义上的震撼,更包括了心灵上的震撼。我们在同一块土地上,我们原本就是同一个民族,原本就是同一个人类,我们原本就是一体。如此概念,原来也并不是没有,但原来都是抽象的。只是因为强大震波的震荡,只是因为血淋淋的事实,才真正让我们对这个原本抽象的概念有了切身的体会。

十指连心。每一个良知未泯的人,都不可能不心痛,都不可能不受伤。悄然之间,自己眼中已经山河失色,任何欢快的声音,任何欢庆的举动,都是对自己包容度的一种挑战。总幻想有一个场合,能够彼此放纵自己,能够彼此倾诉,能够彼此抱头一哭。

受伤的不是某一部分人群,受伤的是整个社会。从心理上说,几乎每个人都是灾民。而受伤就需要疗治,就需要宣泄,就需要抚慰。如果长时间没有宣泄的通道,得不到起码的疗治和抚慰,那么就会积久成疾,就会导致社会心理潜在的病态。设想那场募捐晚会不是仅仅为了让大家掏钱,没有拿腔拿调的舞台味,而是完全开放的,每个人可以平等参与的一场烛光音乐会,每个人都可以借此遥祭那些远去的冤魂,同时舒缓自己过于阴郁的心,我还会那么反感那台晚会吗?显然不会,我只会对它心存感激,只会对它依依不舍。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18
《汶川地震:中国形象的嬗变信号》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

中国官方内部的动员体系此次显然有了截然不同的轨迹。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正试图改变既往隐瞒或公布迟缓的做法,以期掌握舆论的主动。
……
在中国,这是一次少有的媒体反应快过行政部门的救灾、调查进度的竞赛。

从北京到边远的贵州,可以看到整个行政体系都在把“及时公开准确信息”作为稳定民心的关键,电视、网络甚至手机短信,都成为官方信息的发布渠道。

2008年,对于中国,显然是个不能平静的年份。年初的冰雪灾害的影响还未过去,这次影响空前的地震又突然发生。但与几个月前冰雪灾害中的迟钝与封闭相比,中国行政机构此番似乎换了全新面孔,尤其是对公众的信息回应,令观察者印象深刻。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19
《中国总理为政府救灾反应加分》
华尔街日报

温家宝对灾情的重视程度表明,此次震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层面临的一次重大考验。虽然中国共产党垄断了这个国家的执政权,但它非常希望看到,公众认为政府对这场中国30多年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作出了有力应对。

总的来说,温家宝深入灾区,以及国有媒体对各地救灾工作的报导看来取得了积极效果。温家宝此行巩固了他在许多中国人眼中的亲民总理形像。至少有一位中国博客作者将温家宝在灾后的迅速反应与卡特里娜飓风(Hurricane Katrina)袭击美国时布什总统的反应作了对比。
……
在四川地震灾区的现场讲话以及媒体镜头中,温家宝的形像是一位心系普通百姓的强有力领导人,这不禁让人回忆起美国911恐怖袭击后时任纽约市市长的朱利安尼。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20
灾区人该怎么还自己的按揭?

  前两天和几个同事讨论:这次四川地震灾害发生后,许许多多的房子都倒塌了,这里面包括大量的商品房,有些可能灾民买了但还没有收楼,有些可能刚住进去,有些可能住得久一点,但可能都没有还清贷款。现在,楼塌了,房子没了,可是银行里的钱还欠着。

  失去家园,失去财产的他们,该怎样还清这笔贷款?谁来帮助他们?今天,看到有消息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表示,央行正与相关部门积极研究灾区按揭还款等问题:“我们将积极研究办法,采取措施,既保护商业银行利益,更要保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如果这是真的,这无疑是灾民之福。面对天灾,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极其渺小,这时需要强大的国家机器和全体人民的大爱情神,才能战胜灾难。这一次,政府表现出了相当高的透明度和相当快的反应速度,这是全体中国人的幸福。让我们一起努力!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22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师魂!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锻铸师魂
灾难面前
生命原来如此脆弱
面对灾难
生命却又如此绚烂
每一种表情
都令人动容
每一个瞬间
都感天泣地
孩子
你的痛苦
你的重生
你的自信
你的坚强
你的每一种表情
让残垣断壁生出希望的光芒
你的每一种表情
都在撞击着我们的胸膛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24

五月铭记5.12,在短短的三天多时间便夺去了21500余条鲜活的生命。大灾大难方显大仁大义,为难之时给我们流下无数感动。在这场自然灾难面前,涌现出无数最可爱的人。但是,我今天要说的不是解放军战士,也不是白衣天使,而是我们祖国辛勤的园丁--人民教师。
  
孩子别哭,我们在一起!

聚源中学,北川一中,青川一中,汉旺镇中学……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受灾群众尤其是孩子们遭受的不幸让我们痛心。灾难过后,关爱、救助从四面八方涌来。然而,人民教师是第一个站了出来,是用他们的沉着、冷静、机智,甚至鲜血生命,挽救了无数个花朵般的生命,奏响了无数次荡气回肠的生命颂歌。
他们在那最危难的一刻,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他们的良知。他们用鲜血甚至生命维护师尊,铸就了师魂。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25

人民教师严蓉:
女教师在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 1岁半女儿却成孤儿

“救—妈妈!救—爸爸!”小女孩雯欣张大嘴巴不停地号哭,双手死死抓住抱她的邻居的肩膀。泪水,鼻涕,全部流了出来。
她只有一岁半,说话还不清晰。地震之后,四天里,她再也没有听到过爸爸妈妈的声音,哪怕一个字。
没有人告诉她,妈妈(映秀小学老师严蓉)在救下了13个学生后,再也不会回来;而爸爸,依然音讯全无。
......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26
人民教师吴忠红:
生死关头,救的是学生

5月12日下午,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英语老师吴忠红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地震袭来,吴老师引着学生从楼梯口疏散,听到有学生还没下来时,他义无返顾地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吴老师和几名学生被吞噬……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27
人民教师张米亚: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27

人民教师汤  宏:
生命最后的姿势

四川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学校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坍塌,师生伤亡严重。二年级语文老师汤宏在生死一刻的最后选择令人感佩和动容。这是一名20出头的年轻教师,家里的孩子刚刚六七个月大。地震发生时,他所教的班级位于一楼,完全可以逃脱,但他却选择留下来救护孩子。汤老师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个孩子。被他用血肉之躯护住的孩子们幸运地活了下来,他却在瓦砾中牺牲。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28

人民教师苟晓超:


“我恐怕不行了,快救学生”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24岁的教师苟晓超,一如往常值守在三楼教室里。突然,整栋教学楼开始晃动、颤抖。他几乎是本能地大喊:“同学们,赶快跑!”几乎同时,他冲到阳台上,大声呼叫其他班的老师和学生。
大部分学生从午睡之中被突然惊醒后,都迷迷糊糊不知所措。苟晓超一边喊“快跑,危险,快,快……”,一边迅速抱起一名学生往楼下冲。到了楼下,来不及喘一口气,立即返身冲上三楼。他又抱起两名学生,向楼下冲去……
当他再一次冲到三楼,再一次抱起两名学生,再一次向楼下冲去时,顶楼轰然倒塌。被苟晓超抱下楼去的学生得救了。然而,苟晓超被垮塌的混凝土和砖块砸断双腿,胸部也受到了重伤,倒在血泊之中……
学校其他教师和村民立即实施救援。看到有人准备搬自己身上的砖块和混凝土,苟晓超断断续续地说:“我……恐怕……不行了,快……快……救学生。”他艰难地用手指着顶楼说:“上面……还有学生……还有……”
苟晓超今年5月2日刚刚结婚,5月12日回到学校上课。当日下午,苟晓超所在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倒塌。洪口镇中心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苟晓超又被紧急转往县医院。因伤势过重,苟晓超在半途中轻轻地闭上了双眼。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29
人民教师聂晓燕:
舍弃亲身娃娃,一心想着别人的幼儿教师

她遇难的孩子被挖出了,她夺眶而出的眼泪终于如山洪暴发:“娃……娃娃……妈妈……来不及……啊……”
“娃娃,你的脸怎么这么脏啊?”聂晓燕打开带在身边不知多久的崭新粉红色棉褥,小心翼翼包裹孩子,“妈妈给你洗干净。”她和丈夫用手帕轻轻地擦着孩子满是灰尘的头发和脸蛋,好像生怕把孩子弄醒。
地震时,孩子们都在睡午觉,聂晓燕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还在屋子里!
聂晓燕老师,你用你那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高尚人品为孩子打开了生命之门。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30
人民教师谭千秋:
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

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而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要不是有谭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流着泪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谭老师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看见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生怕学生们不小心摔伤。”夏开秀老师说。
刘红丽的舅舅仰天长叹:“谭老师,大好人,大英雄噢!”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31
抗灾中让人感动的故事,催人泪下的场景很多。不同的是因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又一次向世人宣誓人民教师这个职业的圣神。曾经,无数次为弥漫在校园的“铜臭”而厌烦过,为我们的某些老师不为人师表,对学生的屡屡施暴行为而毫不留情的抨击过。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从5.12那天成为过去。曾经的厌烦,被这场突如其来的震灾所唤醒,华夏仍有真情在,危难之时涌现无数义举。汶川等地的老师,你们用鲜血和生命印证了人民教师的伟大,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华丽诗章。你们是新时代师生们的骄傲,师生们会以你们为楷模。你们是维护教师的形象和尊严的榜样。
  
严蓉、张米亚、谭千秋以及所有为保护学生而献身的老师们,一路走好,在去往天国的路上我们活着的人在为你祈祷。孩子们会铭记你们的教诲,誓以你们为榜样!你们的遗留下的精神也将会永垂不朽!


[ 本帖最后由 哥造河 于 2008-5-18 13:32 编辑 ]
作者: 哥造河    时间: 2008-5-18 13:58
敬爱的总理,请您别哭泣
    在被掩埋的小学废墟旁,温总理用嘶哑、哽咽的话语,向废墟中的孩子喊话。一位在现场的记者通过QQ发出即时报道称:“年过花甲的总理已经哭得不成样子了。”
    这位网名为绮梦的记者透露,被压在废墟下的300多学生很危险,在一次营救失败后,总理冒雨攀上瓦砾堆,组织再次营救。
    10时20分,即时报道突然显示,“啊!总理摔倒了”,“老爷子的手臂受伤出血了,他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
  10时28分,当发现一名学生时,总理攀到塌方点,动手帮忙。当他看到抢险人员正在解救两名被困在废墟下的孩子时,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他表示,“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
  现场记者还目睹了救人心切的温总理罕有地发怒:“当温总理接到电话,听说由于桥梁倒塌,彭州市10万群众被堵在山中,救灾人员和物资无法运入时,总理在电话里大喊,‘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之后他把电话挂了。”
  总理向前往汶川的登机部队领导发出指示,“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作者: 未毕业    时间: 2008-5-18 16:14
很想哭,一直很想哭
作者: 小妖    时间: 2008-6-9 15:19

作者: M/斌?    时间: 2008-6-17 04:17

          重新站起来了
回到我们最亲爱的论坛啦

            哈哈

有人我是谁    我告诉别人我是神
                                                                          本帖纯熟灌水
作者: 猛惹    时间: 2008-6-25 22:48

作者: 牛号    时间: 2010-2-1 09:50
是转的把 ,说得不错 再看一次




欢迎光临 侬队网 (http://nongdu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